最高法:竞业限制不得滥用 非涉密人员签约不生效

新闻热点 2025-09-14 17:58:54 3616

  今天(8月1日),最高制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法竞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业限用非云中仙鹤网解释(二)》,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得滥热点争议问题,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涉密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签约解释自9月1日起施行。不生

  竞业限制协议是最高制市场中常见的保护商业秘密等保密事项的合同。负有保密义务的法竞劳动者在职期间及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自营或者到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业限用非单位任职。但有些公司不管劳动者是得滥否接触商业秘密等保密事项,无差别地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涉密约定高额违约金,签约严重限制了劳动者的不生择业权。司法解释针对这一问题作出明确规范,最高制云中仙鹤网为竞业限制划出合法边界。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吴景丽介绍,竞业限制是指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期间,掌握了单位的商业秘密,就不能在职期间或者离职之后从事与单位的商业秘密有关的具有竞争关系的这种活动;如果从事了,那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竞业制度这样限制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防止恶性竞争,保护企业的竞争优势。

  为了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和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规定:用人单位依法与竞业限制人员约定的在职竞业限制条款合法有效,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时,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吴景丽:劳动者是一个公司的销售经理,掌握着公司的客户资源。把客户资源卖给了另外一个有竞争关系的供货商,导致供货商向公司客户出卖商品,这就相当于损害了本公司的利益,也就违反了竞业限制,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同时,为遏制竞业限制协议“滥用”,保障人才有序流动,此次司法解释明确了竞业限制条款不生效或无效的情形。司法解释规定:劳动者未知悉、接触保密事项,竞业限制条款不生效。这意味着,不属于竞业限制范围的劳动者,即使订立竞业限制协议,此约定对劳动者也没有拘束力。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吴景丽:公司与劳动者签订了竞业限制条款,但是劳动者比如说是一个保安,完全不掌握公司的商业秘密,此时即使签订了竞业限制条款,这个竞业限制条款也是不生效的。

  司法解释还规定:在劳动者属于竞业限制人员范围的情况下,竞业限制条款约定的竞业限制范围、地域、期限等内容,应与劳动者知悉、接触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相适应,超过部分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吴景丽:虽然是公司与劳动者签订了竞业限制条款,但是劳动者只掌握公司的少部分商业秘密。例如一个药品公司的劳动者只掌握两款药的商业秘密,后来去了另一家药品公司,但是这个药品公司所生产的药物与原先那两款药物没有任何关系,不具有竞争性,此时也不能认定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义务。我们这次司法解释的规定就是为了防止竞业限制条款的滥用,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总台央视记者 张赛 王帅)

[ 责编:刁慈 ]
本文地址:http://anhui.vastlyrics.com/news/43b929986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万马奔腾心灵牧场万顷红绸舞动杭盖草原!兴安盟那达慕开幕

总书记的两会关切事|精工传承 匠心筑梦

早读|上半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43元;广东高考本科批次明日投档

不会做PPT的优先!武汉一硕导招生咨询帖走红,本人回应

乌克兰披露一贪腐案,涉及电子战设备和无人机采购

友情链接